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(记者 宋宇晟)“我认为,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,让通用智能赋智于各行各业、千家万户成为可能。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这样一个新的阶段。”
5月26日,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、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指出。
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。论坛方供图
(相关资料图)
在当天举行的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人工智能开放生态建设论坛上,华为昇腾计算业务CTO周斌持相似的看法:“新一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强大的工具,它们正深刻改变着整个社会,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。”
周斌认为,人工智能会成为人类工作、生活中的助力器,同时通过这样的工具又会产生新的业态、产生新的岗位、创造新的价值。
华为昇腾领域CTO周斌。论坛方供图
事实上,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渗透人类的工作、生活了。
旷视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就在论坛中举了这样几个例子。
有物流仓储客户应用了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系统后,工厂已实现24小时无间断运营,实现了“黑灯工厂”的效果,且效率提升了50%。
融入AI算法的摄像头也被安装在矿山的煤炭传送带上,实现了动态煤流监测。“通过实时监测皮带上煤流重量,当煤流少或无煤的时候可以进行怠速运转,煤流多会进行高速运转,最大程度减少了空转的能耗,同时也降低了皮带的损耗。”付英波说。
旷视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。论坛方供图
但在人工智能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之前,人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。
“有人开玩笑说,ChatGPT是大‘力’出奇迹。这里的‘力’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算力。”周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,如今应用于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是非常消耗算力的,因此也可以说,人工智能的能力是依赖于算力的。
这意味着,算力之于人工智能就如同“基础设施”一般。
“如果有一天,人工智能变得无处不在,那么算力基础设施也会无处不在。”周斌预计,在不远的将来,人工智能的计算系统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基础设施,“就像今天的水、电、通讯、网络一样”。
而按照呈指数级增长的AI算力增长曲线计算,这样的未来或许并不遥远。(完)
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