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资讯:大学生为什么要读书

互联网   2023-02-15 01:58:06

有人说: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户,打开以后就能欣赏到更精彩的世界;每一次阅读都是打开一道门,进去之后,改变了的,也许就是自己的一生。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大学生为什么要读书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!

大学生要读书的原因

阅读好书,就如同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今中外的大门,能知道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,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。与孔孟谈儒学,跟司马迁论历史,跟李白杜甫说诗,同苏东坡辛弃疾讲词,与帝王们探讨治国之道,和改革家论社会利弊,还有绘画、歌舞、书法,以及生活常识,只要用心,都可以在阅读中找到答案。


(资料图片)

通过读书,你可以知道四季变换的原因,日月星辰的秘密;你也能知道世界某一个角落的物产,一些原始部落有什么样的风土人情;你还能知道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和特洛伊战争中的木马。阅读能够让你在不经意中发现,一些苦苦困扰着你的问题突然会变得简单易解,一些让你棘手的难题使能迎刃而解。

经常读书,可以使人的生活充满光彩。使人形成正确的思想,帮助人塑造独立的人格,净化人的灵魂。一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,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。这时,你如果选择了读好书,就会让你步入一个世外桃源,一个脱离了纷扰现实的精神殿堂。

在工作毫无起色的时候,去阅读优秀人士的经验理论,你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;在迷茫的时候打开好书,大师们会为我们解读人生,诠释生命,告诉我们生存的意义何在,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,照亮我们前行的航向。

一个爱读书的人,不管走到哪里,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。可能貌不惊人,但那种内在的气质给人以美的享受。幽雅的谈吐,深邃独到的思想见解,以及为人处世上的大度。

爱读书的人,大多聪明,智商高,遇事会思考,深思熟虑,能把无序而纷乱的事务理出头绪,抓住根本和要害,从而避免盲从,把事情处理的得体恰当。以内在的气质,和独特的处事方法,很容易征服周边的人。

对于书,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品味,不同的品味会有不同的选择,不同的选择得到不同的效果,因而演绎出一道道人与书的风景线。

有的人,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,增长才干,比较注重思想性强、有哲理、有内涵的书。书,提高了人们的人生境界,使他们生活得很充实。这样的人本身就是一本书,一本深刻经典的好书;有的人,读书是为了愉悦身心,陶冶情操,喜欢读唐诗宋词,读古今中外优美的散文,在悠哉游哉的闲适中修身养性,铸就了淡泊平和的一生。这样的人像首诗,清新素净可爱怡人;有的人,读书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,或者只是附庸风雅,热衷于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和现代小说,沉浸于浪漫的幻想之中,书为他们创造了寄托精神的世界。

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不论读哪种书的人,只要读书就有收益,就会增加自己的见识,就会使自己变得有气质,就会增强自己的修为。

当我们每日忙碌后,捧一本喜爱的书,随好而读,随意而思,随情而感,随心而录。细细地品味书香、书魂、书音、书韵,静静地感受怡然、泰然、淡然、超然的情趣,在书香的氛围中升华灵魂。让一缕属于文字和心思的馨香,在静静地旖旎在你的周围。

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,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,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。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,而精神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。

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,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。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打扮得可爱、漂亮或者具有吸引力,那就去读书吧。

大学生要读书的反思

当我从那古朴典雅的建筑旁走过,再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,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,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,大小汽车进进出出,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,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。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,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?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么?我很困惑。

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,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: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,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,讲得没意思,于是爬着再补一觉。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,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:“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,继续睡到十一点半,起来连早点、中饭一起吃了。” 晚上十一点后,应该是夜深人静、正值休息的时候,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,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“刚刚开始”,打游戏、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,好不热闹。鲜见一起读书、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,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,或者在寝室联机打游戏,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,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,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“打成一片”而“学习”打游戏。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“学习内容”,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。

当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级的学长寝室楼里看到凌乱的宿舍,散发着异味,一抬头就会看到一个蓬松的脑袋和迷离的眼神,我的灵魂被震撼了!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,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学生?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,在终日游戏的日子里打发自己的青春岁月!这是大学生么?这些人就是“为中华之崛起”而努力学习的新一代?我的内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:我绝对不要成为这个样子!

我的一个同学,从大一到大四,四年的时间,除了考试和教室见个面,其他时间全部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看武侠,反正大学里也没有人管。后来因为挂科太多被学院劝退,家长过来求情延缓时间,但于事无补,游戏照打不误,直到大四时无法毕业。另外一个同学,也是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被劝退,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:“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叶在供他读书,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!”当时我听到学院领导讲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,我的内心很受震撼。父母吃菜叶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戏,混日子?还要求情“给机会”?给他继续游戏的机会吗?都说可怜父母心,我想起我辛勤劳作的父母,我想起那千百万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天下父母,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大学里“努力学习”,辛苦地赚钱,无私地供养儿女“上学”,让他们解除“后顾之忧”,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。殊不知如今大学校园里,有多少人是在游戏人生。用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同学的话来说:“如果他的妈妈来在大学住一个星期,就一定会让他退学回去”。因为在中国“上大学”,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轻松愉快的时光了。大家可以游戏,看电视,逃课,武侠小说,这是很多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。女生呢?看韩剧,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等各种连续剧,感情剧,一部接着一部。你能想象这就是“我的大学”么?很不幸的,这一切都是真实的,而且就发生在武大这样的名牌重点大学里。这些人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家里的骄傲、很多同学眼羡的对象,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里,行为如此令人费解?当时的自己不得而知。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混日子,大学里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较用功地学习,但是他们也一样困惑:让他们努力学习的原因主要是“恐惧”和压力:怕找不到好工作,怕考不上研究生。大家都听说就业很困难,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都很多,因此不敢“放纵”自己。但是很少有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追求智慧,追求真理,为国为民而学。这些用功的学生虽然没有“游戏人生”,但是却生活在沉重的压抑心理状态下,思维往往呆滞,慢慢地走上一条被大学生们嘲笑的“越学越傻”的“傻博士”道路。实际上,每年大学里自杀的大学生,往往不是“不用功”的“坏学生”,而是这种心理严重压抑,用功学习的“好学生”。他们一样,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,同时被灌输着一些所谓“正确的发展方向”,他们只是愿意服从这些“权威结论”,以自我的压抑而不是以心灵的呼唤来“学习”,这难道就真的比“玩游戏”“看影碟”更好吗?大学的学习到底是要达到什么目的?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。

首先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:很多老师照本宣科,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、关心学生,有上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,不知道老师都在忙些什么。

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业授道解惑,可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学生也见不了几次,派他的研究生来上课。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。大一的时候,我们通信工程专业有个博导带物理,学生的评价是这样:“还博导呢,都博成个啥了?讲得稀里糊涂,还经常不来上课。”。大学选用的教材令人费解,明明有很好的全国通用教材,比如高等数学的同济五版,却偏偏要选用自己学校编的教材,艰难晦涩,连选用的习题都是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一类,可能是编排教材的老师想提前让我们进行考研准备吧?

后来才知道学校选用这种“自编教材”的原因,是老师们因为要“评职称”。需要“科研成果”,就东拼西凑的乱编一些“教材”来“完成任务”,这种放到书店里根本没有人会要的垃圾教材,他们就利用自己教学的权利,发给大学生们上课用。据说老师们也很可怜,每年都要完成所谓的“科研成果”,要写论文,出书来完成任务,否则就可能降职。有些老师没办法就自己花钱在外面找刊物发表文章,这种可以不花钱出教材,让学生买单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了。

大学里的学生生涯,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,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,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,能够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,为什么活的课程。我自己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,和很多同学一样,我在必修的公选课如高等数学等认真学习,但是我在每天的专业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彷徨,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,不知道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?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?也不明白这个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要求?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,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那里。我该怎样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?我碰到过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。他们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少。其实我觉得老师也根本不了解这些专业到底要做什么,后来知道大学里的管理人员,看专业叫什么名字容易吸引学生,就改个名字。看什么专业热门好找工作,就赶快“上马”一个专业,拼凑一些“课程”出来糊弄人就完事了。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“选择专业”,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,就反而陷入了“专业思维”而不能自拔。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,却忘了去关注自己的兴趣、爱好,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。《大学重建》让我开始了解大学的起源、存在的意义,那就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思想发动器,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、勇气和智慧的学子,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,促进社会的发展,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,以及科学、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。 我听到了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,也似乎抓住了一些东西,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彷徨,方向不明确,理想似乎越发遥远,而不知如何下手。同时,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会是这个样子?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缺乏精神思考而且没有老师指引?除了在一些讲座上偶尔能够听到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外,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讲完课就像是打工混日子,无趣无内容,讲完就走人?为什么大学老师从来不与学生探讨人生智慧?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大学生对此熟视无睹?这些问题我不得而知,而我自己也在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的道路上,碰到了更多的困惑。

猜你感兴趣:

1.关于为什么要上大学的文章

2.当代大学生如何读书

3.大学生应该怎样读书

4.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怎么回答

5.大学生为什么要考研

6.为什么要读书

7.俞敏洪:我为什么还要每天读书

8.大学生该如何读书